在門診中,常有患者對「巴瑞特氏食道」(Barrett's esophagus)這個陌生的疾病感到困惑。尤其當他們查詢網路資料後,得知這是一種癌前病變,通常會產生焦慮與緊張的情緒。其實並沒有這麼可怕,讓腹內醫生分析給你聽。
巴瑞特氏食道,癌前病變,怎麼形成的?
其實巴瑞特氏「Barrett's」是源自英國外科醫師 Norman Rupert Barrett 的名字,為了紀念他發現這一個食道特殊的病理變化。
食道的內層黏膜是由多層次的鱗狀上皮細胞組成,這種結構能提供強大的物理保護,抵禦外來的損傷。
然而,當胃食道逆流頻繁發生時,食道黏膜可能會受損並發炎。長期反覆的胃酸侵蝕可能導致修復過程可能出現問題,讓食道內層的鱗狀上皮細胞「換皮」為腸道的柱狀上皮細胞,這種「換皮」的變化結果稱之為巴瑞特氏食道。
如果胃食道逆流持續存在,這些已經轉變的柱狀上皮細胞可能會進一步病變,出現形狀改變和排列不規則的現象,這被稱為「分化不良」。分化不良是癌前病變的一個重要警訊,若不加以控制處理,最終可能發展成為食道腺癌。
誰容易罹患巴瑞特氏食道?
以下是罹患巴瑞特氏食道的主要危險因子:
- 肥胖
- 抽菸
- 男性
- 年齡大於50歲
- 慢性胃食道逆流
在腹內門診中,許多症狀嚴重的胃食道逆流患者未必會罹患巴瑞特氏食道;而症狀輕微但具有危險子的患者反而在檢查中發現此病,這與研究發現巴瑞特氏食道患者對胃酸的敏感度較低有關。
如何診斷巴瑞特氏食道?
診斷巴瑞特氏食道的標準方法是進行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,並在可疑病變處(食道下端延伸鮭魚色的黏膜病變)進行病理切片取樣。這樣可以確定食道黏膜是否已經轉變成腸道黏膜,也就是巴瑞特氏食道,同時也會評估分化程度,進一步制定後續的治療策略。
因此,巴瑞特氏食道的完整精準診斷,內視鏡檢查和病理切片缺一不可!
巴瑞特氏食道的進展與治療策略
巴瑞特氏食道的進展通常是逐步累積的,從慢性胃食道逆流開始,可能發展為巴瑞特氏食道,接著進一步發展為低度分化不良、高度分化不良,最終形成食道腺癌。以下是當前的實證治療建議:
- 無分化不良的巴瑞特氏食道:
• 癌變的機率低,每年轉變為食道腺癌的機率約為 2/1000 到 5/1000,一千個患者中每年2 - 5 人。
• 治療建議:控制胃食道逆流,並結合生活習慣的調整與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治療,並定期進行內視鏡追蹤。根據病理診斷,健保可給付一年期的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的治療。 - 低度分化不良的巴瑞特氏食道:
• 癌變的風險稍高,每年轉變為食道腺癌的機率約為 5/1000 人,而轉變為高度分化不良或腺癌的風險達 1.7%,一百個患者每年 1 - 2 人!
• 治療建議:可進行醫病共享決策(Shared Decision Making,SDM)討論內視鏡治療之好處及風險。若病理確定為低度分化不良,目前專家建議可進行內視鏡治療。 - 高度分化不良的巴瑞特氏食道:
• 已是食道腺癌的前一步,建議進行內視鏡治療!
• 若不治療,轉變為食道腺癌的風險高達每年 6.6 %,一百個患者每年 6 - 7 人!
• 治療建議:已是食道腺癌的前一步,建議進行內視鏡治療!
參考文獻
- AG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Endoscopic Eradication Therapy of Barrett’s Esophagus and Related Neoplasia. Gastroenterology 2024;166:1020–1055.
-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arrett's Esophagus: An Updated ACG Guideline. Am J Gastroenterol. 2022 Apr 1;117(4):559-587.
- Barrett oesophagus. Nat Rev Dis Primers. 2019 May 23;5(1):35.
- Esophageal sensitivity to acid in patients with Barrett’s esophagus is not related to preserved esophageal mucosal integrity.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. 2017;29:e13066.
-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in Barrett’s esophagus with low-grade dysplasia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Gastrointest Endosc. 2014;79(6):897-909.
腹內觀點
即使進行了內視鏡治療,仍需控制好胃食道逆流,特別是減重和戒菸這些生活習慣調整,必要時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治療,防止巴瑞特氏食道復發,也真正減少進展為食道癌的機會。
如果你具備上述危險因子(肥胖、抽菸、男性、年齡大於50歲、慢性胃食道逆流),即使胃食道逆流症狀不明顯,或許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,能協助及早發現並處理巴瑞特氏食道!